網頁載入中,請稍候...

《台灣創意人物誌.捌》雕塑家-王文志


置身王文志的作品中,或攀爬、或彈跳、或坐躺觸碰,行走穿梭甚或蜷曲其間,嗅得到竹藤芬芳,大自然的真、親、悠、美穿透五官,直探心底。王文志選擇在自己的出生地創作,作品就地取「材」,結合在地的編織技術與天然竹藤,傳達出強烈的地域文化情感,無論創作語彙或設計元素都精準直白:「我小時候就在這些竹林間跑來跑去。現在,我還是在其間跑來跑去。當地的人情、生活態度都反映在我的作品裡。」

1959年王文志出生於古稱「幼葉林」的嘉義縣瑞里,從小在海拔一千一百公尺的高山上生活,與原住民「鄒族」比鄰而居,童年時便隨兄長入山伐木做工,雖然辛苦,但團體勞動的工作樂趣已在心裡生根:「我喜歡大家一起相處,共同工作的那種感覺。」國中時,一位美術老師帶著他畫畫、做海報,甚至轉送全部畫具,鼓勵他考美術系,這個念頭在心中埋下了種子;國中畢業後就讀協志工商化工科,接著服役、工作,幾經曲折,二十六歲時終於考上文化大學美術系。

進入大學後,王文志發現自己不喜歡畫人體,也不想學雕塑,於是就以美術館為校,以聆聽美術館主題講演當作修學分。大三時,他砍了一棵相思樹,將伐木用的斧頭、鋸子、柴刀等工具嵌入枝幹裡,完成裝置藝術作品〈自然的控訴〉,榮獲北美館「1988現代美術新展望」優選,之後,陸續完成極具控訴性的「斧頭系列」。1990年大學畢業,王文志到法國讀書,教授因激賞「斧頭系列」推薦他加入藝術家協會,並以藝術家身分獲得居留權。法國三年,王文志除了確立以藝術創作為終身職志,還明白「需要清楚認識、真正了解自己的土地,才有成為好藝術家的可能。」於是,他帶著在法國認識的女友蔡美文回到台灣嘉義山上,完成終生大事,自此妻子成為他在藝術創作路上的最佳推手。



1995年,王文志在北美館舉行首次個展「人與自然的對話」,延續1988年〈自然的控訴〉創作表現,展覽現場可見倒懸的樹根無助地張臂向蒼天訴說自然的衰敗;1997年「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展,〈防洪計劃〉用裝置表現凸顯台灣島上政治、經濟、生態環保等人文癥結。從1988年發表的第一件作品〈自然的控訴〉到〈防洪計劃〉,十年間王文志以一貫的暴力美學控訴,企圖喚醒人們勿再霸凌自然;同年在嘉義展出的作品〈大衣櫃〉,雖然還是以「人與自然」為創作意念,表現手法轉以溫潤方式來傳達嘉義人的共同生活記憶,觀眾開始進入展覽場域做為作品參與者,王文志也在參展的原住民作品中得到以藤竹作為創作素材的靈感啟發。

1999年,〈九九連環〉這件今日看來稍顯單調的作品,却是王文志創作生涯不容忽視的轉捩點:第一次以竹編創作,更是第一次集結鄉民共同勞動的成果。作品除了高懸於建築物上端,廣場上也置放幾件竹編大圓環與之呼應,鏤空的底部成為觀眾進出的通道,為日後引納觀眾進入作品的概念埋下伏筆。王文志的創作風格自此逐漸揮別肅殺陽剛,開始書寫如詩般輕柔卻韌性十足的生命力。

繼〈九九連環〉以竹編工法創作,2000年〈非常道〉幾乎奠定了王文志往後的創作基調,作品造型發想自早期捕魚蝦的竹簍,其結構讓魚蝦只能進不能出,王文志將之放大讓觀眾進入作品內部,觀眾似乎也從捕獵者轉換成被捕獵者,進出的意志是由誰引發?這種反芻讓群眾開始建立回歸自然的可能通道。從此刻開始,王文志讓難塑作品兼具空間營造角色,誘發觀眾走進作品,喚醒尚未甦醒的感官知覺甚或心靈深處種種潛意識。蜿蜒深邃的「通道」語彙,陸續在2001年高雄貨櫃藝術節〈不明物件〉、2002年〈甬道〉、2003年〈網〉、2004年金門碉堡藝術節〈龍藤虎穴〉一再出現,「通道」似乎已成為王文志的特有創作形象了。

從尋覓自然材質開始,工作團隊在編織時相互對應、集體勞動、共同創作,最後在作品場域內遊戲互動,過程相當冗長,也因長時間的集體參與,終究編織出一張由舊社群、編織師及現場觀眾跨代心靈交融的生活網,這張網就像王文志2002年作品〈藤雲駕屋〉的空中網絡ー樣,初攀時小心謹慎,深怕從網格中墜落,歷經體驗後即可放鬆神經放膽呼吸,逐步接受,最後欣喜地躺在這張質樸有勁的藤網上。

王文志作品具有三大特性,其一是編織精神,透過組織創造出視覺、情感與時空凝聚力;其ニ是和在地環境聯結,利用群體行為創造互動場域,經營出聚落關懷牛活;其三是空間連結,作品中經營出不同空間,產生平行的時間訊息,在穿梭路徑中體驗出不同時空相互交會的喜悅,作品經由線條組合,讓光影交錯,譜出動人作品。王文志將此種意念,發揮在鋁材、不鏽鋼材、木材上,創作出永久陳列的公共藝術作品:座落嘉義蘭潭風景區的編織巨作〈月影潭心〉,融合「鳥巢、樹巢及通道」,伴隨周遭環境及民眾參與,書寫出嘉義的歲月故事;高聳穹蒼結合長型木塊的〈森林之歌〉以銅編而成,座落嘉義市阿里山林業村,運用林務局提供的木材、鐵軌、黃藤及石材構建,提供民眾緬懷昔時「木材之都」的榮光。這兩件獲獎作品,讓王文志的藝術理想得以落戶在生長的故郷,讓鄉民們遊歷參與其中。

由最初的陽剛暴烈轉向柔韌綿延,進而倘佯自然裡自在呼吸,王文志的作品展現出台灣深根的生命力與自然情感,他的創作不但在台灣發光發熱,也頻獲國外藝術大展青睐邀請。2001年第四十九屆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作品〈方外〉風靡許多參觀人士;2007年布拉格設計四年展國家館〈破繭〉更榮獲「最佳劇場技術運用金牌獎」殊榮;2010、2013年的日本「瀨戶内海國際藝術祭」〈小豆之家〉,更創造了當地居民因集體參與而化解誤會重建兩村舊誼的佳話;日本新瀉「水土藝術祭」的〈浴火鳳凰〉,更被引用登上彩券圖案。這些慕名邀展的地區,對王文志作品皆讚譽有加,其中小豆之家甚至有在原地重建作品的心願!

2013年王文志作品〈竹塔〉,以十五公尺竹編高度,矗立奧地利林茲市區主要商圈五層樓高購物中心屋頂上,白晝陽光洋溢垂灑,夜間幻化BambooCupula彩色光影,作品猶如耀眼明珠,美麗光芒照亮林茲市10月的星空,不但提供當地民眾重新省思居民和城市的相融關係,也為王文志勾勒出更為壯闊的創作藍圖與願景。

參考資料:〈山神與地母兒子〉《現代美術》/胡永芬。〈藤雲駕屋〉《典藏今藝術》/王文志。〈構築心中的桃花園——看王文志的擬境〉《典藏今藝術》/王卓薇。〈掏飲家鄉的泥土化作詩〉《藝術家》/徐婉禎。〈王文志95個展〉《王文志畫冊》/石瑞仁。〈王文志的雕塑:一座全新的雕塑實驗室〉/王玉齡譯。〈共產共享的原始山居神話之復活〉《藝術家》/黃海鳴。〈柔性的爆發力〉《第二屆帝門藝評獎專輯》/陳文瑤。〈王文志的作品:方外〉《現代美術》。〈王文志與竹編的自然對話〉《Travelcom》。〈北緯23.5°的溫度——嘉義人返鄉祭〉/藍漢傑、蔣德誼。

推廣單位: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企劃製作:大觀視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侯王淑昭
總編輯:曾堯生
執行主編:任翠芬
撰文:曾堯生、鄧鈺澐
文字編輯:黃湘芩

2013年12月 初版
作品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