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我們
團隊介紹
相關評論
公共藝術
策展主題
最新訊息
全部訊息列表
作品訊息
活動訊息
作品展示
文化創意
聯繫我們
導覽列
首頁
關於我們
團隊介紹
相關評論
公共藝術
策展主題
最新訊息
全部訊息列表
作品展示
文化創意
聯繫我們
繁體中文
|
English
|
網頁載入中,請稍候...
首頁
關於我們
構「竹」新生命-竹材於當代空間藝術的可能運用
本文介紹了以竹為主要創作材料的三位藝術家/建築師,包括以藝術觀點出發,將竹編傳統工法運用於藝術創作的王文志;發明竹材規格化的新工法,讓竹材成為建築量體之新亮點的甘銘源;以竹材營造人性化新空間的陳建智。三位戮力以竹構空間為出發,為竹尋得新可能與新生命。
「竹」在臺灣
臺灣現有竹的種類約有80餘種,竹林面積佔有約15萬餘公頃,所產的品質尤其優於亞洲各地。
竹在臺灣的應用多以竹編器與竹藝品的製作為主,其歷史最遠可上溯原住民的「編器」。竹編器的用途相當廣泛,對竹的處理是先將竹片或竹竿劈剖成竹篾,再視器形所需而以不同編織法編製,編織所成的造形和紋樣深具藝術性價值。竹編器之編織法於日治時期的「竹山竹材工藝傳習所」(1938-45)奠定下深厚基礎,戰後在「臺灣手工藝推廣中心」的協助下,還設立了「關廟竹細工訓練班」(1957)、「鹿港竹工藝訓練所」(1959)、「布袋手工藝訓練所」(1960),將竹工藝推廣至各地。1974年「竹山竹材加工區」於南投竹山延平地區成立,原本手工製造的竹工藝遂轉型為大量生產的竹產業,隨後出現以竹為主題的品牌廠家-大禾竹藝工坊、璞園藝術坊、藝屯精品等,開創出高品質的竹工藝商品。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合作的「工藝時尚計畫」於2007年啟動,隔年開創出國家品牌「Yii」,其中作品〈43〉竹製懸臂椅由設計師康士坦丁.葛契奇(Konstantin Grcic)與竹藝師陳高明聯手打造,驚豔國際,臺灣竹工藝至此已然晉身為時尚設計創作。
竹材的特色是具有容易栽種、收成期短、較高的順紋抗拉抗壓強度、材質紋理清晰明顯、材質輕巧堅韌的優點,對於綠能思維高漲的今日,以竹取代林木可降低林木被砍伐的速度、緩解林木資源的短缺。因此,對臺灣而言,竹材可能是兼具生態環保與工業科技,加之保有地域文化美學的材料。基於此,臺灣於當代出現了以竹為創作材料的藝術家或建築師,茲特舉三位如下:王文志、甘銘源、陳建智,他們戮力以竹構空間為出發點,為竹尋求新可能、灌注以新生命。
作為大地藝術創作的竹 - 王文志
將竹材帶進當代藝術創作的藝術家是王文志,他將臺灣竹構地景藝術帶向國際而獲得極為成功的迴響,對王文志而言,這是他的「一根竹子的旅行」。
王文志出生於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從小與山林為伍,竹是他生活中相當熟悉乃至於已然成為習慣的素材,將竹材運用於當代藝術的創作之中,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很直接的自然之舉,然而其中卻暗藏著前衛的創新思維。
早期,王文志的作品多以金屬、石、木等材料進行實體雕塑創作,像是1988年「巨斧」系列,那是人與雕塑作品面對面的對峙,表現出人凌駕於自然、任意使用自然的破壞行為。1993年自法國遊歷回國之後,王文志對自我以及對自我於自然處境之中的關係有更深刻的反省,他將反省思想所得反映在創作之中。1997年作品〈大衣櫃〉,將巨大原木堆疊起的15公尺高空間讓觀眾得以入內,此件作品將之前人與作品的對立轉化為彼此的包容,而自民眾收集而來的衣服,則串聯起原本相互陌生的存在。
王文志在其自述中曾說:「我一直在思考『甚什麼是臺灣的雕塑?』、『我的雕塑是什麼?』,『是不是可以讓人進到作品裡面,不是只有在外面看而已?』」這樣的思維顛覆了傳統對雕塑的想像,雕塑不再是實體的物件,讓人走進作品裡去、作品在外將人環抱圍繞,此成為王文志日後進行創作的重心,而其用以具體實踐的方法就是「巨型竹編」。1999年在草屯創作的〈九九連環〉是他巨型竹編的開端;2000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個展「空間→身體→穿透」則體現了對人於自然之中其身體處境的探討,隔一年延續了這樣的探討,以作品〈方外〉在第49屆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展出。
家鄉是培育自體生長之所在,所以也是思想養分的土壤,王文志從家中鄉野使用的竹編農具獲得了創作上的靈感,他將這些器具以竹編織的方式做極大程度的放大,「巨型竹編」化身為有機生命體攀爬蜿蜒於地表之上、窩居藏身於山林之間,成就了王文志於大地藝術( Earth Art)的獨特語彙,他的作品入選第1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類、2007年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國家館設計〈破繭〉獲得最佳劇場技術運用金牌獎、2010年〈知足常樂〉獲得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首獎。王文志甚至藉由「巨型竹編」作品的製作連結起人與人之間最原始、最質樸也最親切的情感,他廣邀當地住民加入作品製作的行列,2010年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戶外展第1屆起連續3屆受邀參展的作品〈小豆島之家〉(2010)、〈小豆島之光〉(2013)、〈橄欖之夢〉(2016)。集體勞力為實踐共同的目標而奮鬥。作品完成的剎那,那是難以言喻的成就,不僅作品猶如新生命的誕生,就連自己也已歷經淬鍊,獲得新生。
本文撰自《臺灣工藝 vol.66 2017年9月》
回上一頁
作品地圖